千年郭洞焕新颜!沉浸式非遗夜游引爆共富热潮!
千年风水古村遇上璀璨非遗技艺,一场精心策划、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点亮武义夏夜!8月9日,由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熟溪街道办事处、武义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 联合主办的 “风水郭洞,遇见非遗” 沉浸式夜游活动盛大启幕。活动以“可逛、可演、可带走”的创新模式,成功吸引单日超5000人次游客,生动实践了“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旅富民强村”的共富路径。
游客步入郭洞古村,即刻沉浸在一场移步换景的非遗盛宴中。毓秀桥上,“鲤鱼跳龙门”的表演者伴着激昂鼓点彩衣翻飞,引得孩童欢笑模仿,活力四射;移步廻龙桥畔,婉转悠扬的越剧《十八相送》经典唱段,让老戏迷沉醉不已。何氏宗祠内墨香萦绕,书法家挥毫写下“郭洞风光”,互动提问引发踊跃参与,稚嫩童声续写“遇见非遗”,传承的种子悄然播撒。
荷塘月色下,身着汉服的才子佳人漫步其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词挑战趣味盎然,答对者喜获清香莲蓬,古韵诗意与荷塘夜色交相辉映。贯穿从毓秀桥到何氏宗祠的游览动线,精心设置了5个点位的“风水集章挑战”,猜灯谜、学非遗口诀等趣味任务,让游客在集章赢取神秘礼物的过程中收获一路惊喜。
匠心汇聚的非遗展示区,让古老技艺触手可及。在星空露营地旁的展台上,省级非遗“武义大漆髹饰技艺”的流光漆扇闪耀着深邃光泽,“婺州窑”温润的青瓷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武义大曲” 的酒香悄悄钻进鼻腔,“郭洞竹编”以精巧的纹路编织着时光印记,还有喜庆的花灯花轿点缀其间——一件件饱含匠心的非遗作品,无声诉说着武义深厚的地方文脉。在大漆髹饰展台前,老师现场演示扇面入水显色的神奇过程,层次变幻的奥秘吸引游客驻足探究,使高深的技艺变得亲切可感。
当暮色渐深,宽阔的草坪化身为共富之夜的璀璨舞台,纳凉晚会激情上演。晚会由省文化特派员石小倩派驻期间组建的溪里村戏曲乐队震撼开场,一曲激昂的婺剧《花头台》响彻夜空,充分彰显了基层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与无限活力。紧接着,婉转悠扬的越剧、灵动传神的“鲤鱼跳龙门”等非遗节目轮番登场。观众或席地而坐,沉醉于精彩的表演;或随经典旋律轻声应和,非遗艺术在璀璨星空下焕发出蓬勃新生。
活动现场,郭洞村党支部钟书记站在新悬挂的“风水非遗 遇见非遗”卷轴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了文化特派员和领导一起‘点穴’,我们的风水文旅一下子有了‘龙骨’!”他着重强调,郭洞村依托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山水环抱、藏风聚气”的独特风水格局,正通过此类创新活动,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瑰丽的非遗魅力深入人心。省文化特派员石小倩展望未来时表示:“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将持续探索依托景区的文化服务创新模式,运用更丰富多元的形式,讲好郭洞的古今故事,为赋能共同富裕贡献文化力量。”
循着荷香,走进郭洞!这场由政府搭台、全民共享的沉浸式非遗盛宴,不仅让沉睡的古老智慧焕发时代新生,更铺就了一条文旅深度融合、带动富民强村的坚实共富之路。以非遗为魂,以共富为帆,千年古村郭洞正乘着文化赋美的强劲东风,破浪前行,驶向更加璀璨广阔的未来!